账号:
密码:
  宋问声稍微整理了一下,“这些是等离子体运行的相关数据,是前面两次运行的数据,就是闲着无聊来看看。”他整理好了之后,将资料归还,“是准备开始了吗?”
  张海:“他们都已经过去了。”
  “那我们也走吧。”
  等他们匆匆赶过去,只见一行人已经在中控室观望着工作人员进行最后的调试。
  “中性束注入。”
  “已注入!”
  他们眼看着在辅助加热系统启动之后,中性束注入其中,这是动能为几十至百kev量级的中性氘粒子,在内部经过电离、碰撞,将离子温度加热到点火温度以上。
  ……
  “上下偏滤器打开。”
  “已打开!”
  “射频波电流驱动情况。”
  “正常!”
  “确认磁面位形控制。”
  “精准!”(1)
  ……
  一个接着一个精密的指令被下达,这台巨大的机器一时间开始运转起来,接连不断的数据出现在控制电脑之上。
  一旦开启试验,没有5-8个月轻易停不下来。
  但是从前期的实验数据里,就能窥见许多运行的规律。‘
  梁校长他们正是要的这些数据就足够了,后续的一些数据,他们还会发过来,现在主要是带学生和宋问声见见世面。
  他们接下来还会有一天的时间进行一些数据的初步核算。
  核算数据是张海他们需要的,因为这部分数据关系着他们的毕业设计。
  宋问声闲得无聊,也来帮他们看看,然后收获了两张好人卡。
  只是算着算着,他似乎发现一些不对劲,因此又回头,找昨天的那个工作人员借了那一份资料。
  重新验算了几次,眉头越来越皱。
  “第三个部分,我完成了。”因为久坐,张海不得不站起来松了松脖子。
  苗景洪也放下笔,“休息五分钟,我也完成了。”
  他们一起看向神色凝重的宋问声,疑惑道,“宋教授,你还没有完成吗?”
  刚开始的一二部分,宋问声完成得太快了,几乎是拿到数据,凭借他对数学的敏锐性,十来分钟就得出了他们想要的,所以张海他们心里都有少数挫败。
  他们只能很阿q的安慰自己,这是菲奖大佬,这是菲奖大佬……
  只是这第三部分……有什么难的吗?
  他们完成这部分甚至比之前的还快,只花了一个小时,宋问声还在这犹疑,难道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?
  张海他们觉得很简单,心里却在为了这些数据没难倒他们,难倒了菲奖大佬,而窃喜。
  宋问声捏了捏笔头,草稿纸堆了几张在桌面上,看也没有看,就直接把第三、第四、第五部分的验算结果递给了他们。
  张海:淦!
  上面的结果直接就把原形毕露的他们给吓懵了。
  不是因为别的什么,是因为太快了。
  他们花了一个小时还在第三部分徘徊,可是大佬已经将数据推进到后面了。
  这下两个人都不敢休息了,坐直了背,继续把数据推进,甚至觉得多吸一口气,都是在偷懒,都是罪恶。
  你看大佬哪怕进展神速,可还是兢兢业业在算,他们怎么敢休息呢?
  就这样,他们把可能要加班才能完成的工作,在下午饭点的时候完成了,甚至还有机会核验一下。
  对于每一回宋问声都早他们几步,把数据验算给他们的举动,两个人都已经佛了,他们现在搞不懂的是,大佬为什么还在皱眉?
  难道他窥见了人生的至理?
  张海凑头过去,感觉宋问声写的东西好像并不是有关于他们现在所需要的数据,上面有着很多物理和数学的公式,要经过很多精巧的变换,还有复杂的公式。
  宋问声写字的动作一直没有停下,他们眼睁睁就要看饭点错过,宋问声才慢慢停下,揉了揉因为长时间使用而有些酸痛的手腕,然后神色不太好看的夺门而出。
  作者有话说:
  (1)来自于《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高约束稳态运行实验研究进展》,万宝年;
  (2)谢谢大家的支持!
  第101章 回到母校
  他觉得心里头有些不安, 所以找到了宁丰,想要和他说一下这件事情。
  宁丰笑了一下,“宋院士,这是有点过于杞人忧天了, 我们的聚变装置是有安全制动系统的, 如果热量超过阈值, 会自动切断主要装置的供源,不会出现你说的「成为一个巨大熔炉」的情况。”
  宁丰拍拍他的肩膀, “宋院士,你是不是研究做多了,精神有点紧张了?”
  对于他们的装置,整个科研所上下都是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, 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都是不允许出现的,零件的强度也是再三确认的, 不仅仅经过出厂厂家的确认,还有第三方检测,甚至是他们自己的确认。
  各种能量转换的运算,他们也是再小心不过的。
  怎么会有因为热负荷过高导致其中一个零件——喷管膨胀过度的情况?
  宋问声说的话,让宁丰确实有些不高兴, 因为这么说就像是在否定了他们这么多人这么多时间来的努力。
  可看在他院士的身份,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信口开河的年轻人的份上, 并没有过多计较。